中文
薄膜拉力机(又称万能材料试验机)是薄膜性能检测中至关重要的设备,其核心作用是通过模拟拉伸、剥离、撕裂等力学作用,精准量化薄膜的力学性能指标,为薄膜的配方设计、生产工艺优化、质量控制及应用场景适配提供科学依据。以下从核心检测项目、应用场景细分、关键检测意义及操作注意事项四个维度,详细解析拉力机在薄膜中的应用。
一、薄膜拉力机在薄膜中的核心检测项目
拉力机可通过更换不同夹具、设置不同试验程序,实现对薄膜多类力学性能的检测,其中最核心的项目包括以下几类:
1. 拉伸性能检测(最基础、最常用)
拉伸性能是薄膜力学性能的核心指标,直接反映薄膜抵抗 “被拉长直至断裂” 的能力,主要检测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、弹性模量三个关键参数,检测标准通常遵循 GB/T 1040(塑料拉伸性能测定)或 ASTM D882(薄膜和薄片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)。
检测原理:将薄膜裁成标准样条(如哑铃型、长条型),两端固定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中,夹具以设定的恒定速度(如 50mm/min、100mm/min)反向运动,持续施加拉力,同时记录拉力值与样条伸长量的变化,直至样条断裂。
参数解读:
拉伸强度:薄膜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初始横截面积的比值(单位:MPa),反映薄膜的 “抗拉伸能力”—— 如包装用薄膜需足够的拉伸强度,避免运输中因外力拉扯破损。
断裂伸长率:薄膜断裂时的伸长量与初始长度的百分比(单位:%),反映薄膜的 “柔韧性与延展性”—— 如保鲜膜需高断裂伸长率,才能包裹不规则物体时不破裂;而锂电池隔膜需适中伸长率,避免充电时过度形变。
弹性模量(杨氏模量):拉伸初期(弹性阶段),应力与应变的比值(单位:MPa),反映薄膜的 “刚性”—— 如食品包装用 PET 薄膜模量较高,能保持包装挺括;而 PE 薄膜模量较低,更柔软易折叠。
2. 剥离强度检测
剥离强度用于评估薄膜与基材(如纸张、金属箔、其他薄膜)复合后的 “层间结合力”,常见于复合薄膜(如食品包装的 PET/PE 复合膜、铝塑复合膜)的质量检测,标准遵循 GB/T 2791(胶粘剂 T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)或 ASTM D1876。
检测原理:将复合薄膜的两层沿一端预剥离,分别固定在拉力机的上下夹具中(通常为 180° 或 90° 剥离角度),夹具以恒定速度分离,记录剥离过程中所需的力,最终以 “单位宽度的剥离力”(单位:N/15mm 或 N/25mm)表示。
应用场景:若复合薄膜剥离强度过低,会出现 “分层” 问题 —— 如食品包装的铝塑膜分层后,会失去阻隔氧气和水分的能力,导致食品变质;光伏背板的复合膜分层,会影响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。
3. 撕裂强度检测
撕裂强度反映薄膜抵抗 “局部破损后进一步扩展” 的能力,尤其适用于易受外力冲击或撕裂的薄膜(如包装袋、农业用棚膜),检测标准遵循 GB/T 11999(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试验方法)或 ASTM D1922。
检测原理:根据薄膜类型选择不同试验方法:
埃莱门多夫法(Elmendorf):适用于较薄、柔韧性好的薄膜(如 PE、PP 膜)。将薄膜裁成特定形状的试样,在试样上预制一个裂口,利用拉力机的摆锤冲击,通过摆锤的能量损失计算撕裂所需的力(单位:N)。
** trouser 法(裤型撕裂)**:适用于较厚或刚性稍高的薄膜(如 PET、PVC 膜)。将薄膜裁成 “裤子” 形状,将裤腿分别固定在上下夹具中,拉伸时裂口沿裤缝扩展,记录撕裂过程中的最大力(单位:N/mm)。
应用意义:若薄膜撕裂强度过低,包装袋在开封或搬运时易从裂口处完全撕裂,导致内容物泄漏;农业棚膜在大风或冰雹冲击下,小裂口会快速扩大,影响棚膜的覆盖效果。
4. 热封强度检测
热封强度是包装薄膜(如塑料袋、复合袋)的关键指标,反映薄膜热封边(通过加热加压实现密封的部位)的 “抗剥离能力”,直接决定包装的密封性和安全性,标准遵循 GB/T 1845.3(包装容器 塑料防盗瓶盖)或 ASTM F88。
检测原理:将薄膜的热封边裁成标准宽度的试样(通常 15mm 或 25mm 宽),将热封边的两侧分别固定在拉力机上下夹具中,以恒定速度拉伸(通常为 300mm/min),记录热封边被剥离或断裂时的最大力,结果以 “单位宽度的热封力”(单位:N/15mm)表示。
核心需求:食品、药品包装对热封强度要求极高 —— 若热封强度不足,包装在运输、杀菌(如高温蒸煮)过程中会出现 “漏封”,导致内容物污染或变质;若热封强度过高,又会导致包装难以开封(如零食袋 “撕不开”),影响用户体验。
版权所有 @ 山东德瑞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:鲁ICP备12028852号-4 实验室一站式服务,实验室设计,试验仪选配.(鲁)-非经营性-2021-0099